大豆耐逆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浏览次数:1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在前期的研究中鉴定到一系列大豆miRNA。该研究发现在这些miRNA中,miR172a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利用大豆毛状根转化体系,对miR172a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毛状根中过表达后显著增强大豆的耐盐性。一系列实验发现miR172a通过切割降解靶基因SSAC1,解除其蛋白对硫胺素(维生素B)前体合成酶基因THI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THI1表达,提高硫胺素合成,进而增强大豆耐盐性。此外,通过嫁接实验发现miR172a可以作为长距离信号分子从大豆转基因毛状根转运到地上部并调控靶基因及下游基因的表达。

这一研究对于揭示大豆耐逆机制、改善大豆耐逆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