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任务
预计全省夏大豆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100万亩次,需防面积约700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大豆食心虫虫食率控制在5%以下。通过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化学农药持续减量增效目的。
三、关键技术措施
1.明确防治重点。以地下害虫、烟粉虱、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根腐病为重点,兼顾大豆造桥虫、蚜虫、豆天蛾等。
2.开展绿色防控。
(1)农业防治。及时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清沟沥水,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灯光诱杀。在大豆生长期间,田边设置杀虫灯,诱杀金龟子、蝼蛄、大豆食心虫、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
3.做好化学防控。
(1)实行达标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蛴螬4头/m2,大豆食心虫成虫盛期100m2有蛾40头或百荚有卵10粒;大豆蚜虫百株蚜量500头,或蚜株率30%;豆天蛾百株3龄幼虫5头。
(2)推行总体防治。7月下旬主治地下害虫、棉铃虫、甜菜夜蛾,兼治蚜虫、豆天蛾、造桥虫等;8月中下旬主治斜纹夜蛾、大豆食心虫,兼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田块,7月下旬一并开展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和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等叶部病害的防控;8月中下旬一并开展玉米南方锈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的防控。
(3)科学规范施药。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高效、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时用足水量,注意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烟粉虱、蚜虫可选用呋虫胺、吡蚜酮、螺虫乙酯、噻虫·高氯氟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大豆食心虫、大豆造桥虫可选用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高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点蜂缘蝽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虫害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或桶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