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大74号”大豆亩产300多公斤

浏览次数:11

日前,由山西农业大学大豆育种课题组李贵全教授主持选育的“晋大74号”大豆新品种,通过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邱家驯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测产,在10.1亩的测产面积上实称产量为3171公斤,平均亩产达到313.96公斤,创黄淮海地区夏播大豆超高产纪录。有关专家建议,应加速推广应用。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生产的第二大产区,播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6%%,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0%%。大豆春播、夏播都有,以夏播为主。但黄淮海地区十年九旱,大豆生产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单产低,平均亩产在85—90公斤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二是品质差,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低。

李贵全教授率领山西农业大学大豆育种课题组,立足黄淮海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需求,在筛选骨干种质和特异种质、创造优质育种材料的基础上,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丰富的材料配置杂交组合,通过多样性选择将高产基因与抗旱、抗病、优质基因聚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抗旱、优质、抗病四位一体的超高产大豆新品种“晋大74号”。

“晋大74号”测产专家组成员、山西省农业厅种子总站高级农艺师杨金亮说,按照国家科技攻关指标要求,测产面积10亩,亩产270公斤就算超高产大豆。“晋大74号”筛选创造了具有黄淮海地区特色的大豆育种骨干种质和特异种质,是集成高产、抗旱、优质、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新技术培育出的夏播大豆优良品种。

据了解,“晋大74号”是李贵全教授培育的“晋大”大豆家族的第五个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其中,“晋大53号”、“晋大70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晋大69号”、“晋大73号”、“晋大74号”通过省级审定。这些品种已先后推广到山西省和周边五省区广阔的土地上。2005年年底统计,累计推广面积达962.71万亩,增产大豆9.2亿公斤。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