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总站:大豆现在防治蚜虫

浏览次数:5

7月下旬,我省淮北大豆主产区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偏低1~2℃。近期又多雷阵雨天气,气温正常偏低,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大豆蚜虫增殖为害。

据近期调查,淮北中西部大豆蚜虫发生数量偏高,且上升速度较快,淮北东部大豆蚜虫发生数量偏少,与偏轻发生的近年相当。8月7日前后调查,淮北中西部的利辛、谯城、太和、临泉、蒙城、颍东等地田间有蚜株率为70~100%,百株蚜量分别为4200头、5000头、7304.4头、8620头、14050头和11988.9头。其中太和、颍东百株蚜量分别为轻发生去年的5.1倍和19.4倍,颍东居近10年同期第2位,为近10年同期的2.6倍,利辛百株蚜量为近5年同期的17.7倍,临泉百株蚜量为近5年最高。临泉、太和、蒙城田间最高百株蚜量分别达19000头、23080头和28000头,发生数量近年少见。此外,该地区近期大豆蚜虫田间有蚜株率和百株蚜量较7月底有明显上升。蒙城、太和、颍东有蚜株率7月底为16~87.3%,8月7日前后上升到70~100%;百株蚜量7月底为1890~8682.5头,8月7日前后上升到7304.4~14050头,为7月底百株蚜量的1.38~7.43倍。淮北东部地区的宿州市大豆蚜虫发生轻,田间有蚜株率为28%,百株蚜量为340头,较近5年同期下降21%。

目前夏大豆大多处于初花期,田间郁蔽,食料条件有利于大豆蚜虫增殖为害,田间蚜虫发生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各地要加强监测调查,对有蚜株率达30%或百株蚜量在1000头以上的田块要立即指导进行药剂防治。可亩用3%啶虫脒乳油15~20毫升、48%毒死蜱乳油70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等农药,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