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追肥的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10

豆是需氮肥较高的作物,其根瘤菌虽有固氮作用,但远远满足不了大豆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仍需从土壤中吸收60%—70%的氮素营养。根据大豆生长发育规律。主要掌握两个时期的追肥,一是苗期,二是开花结荚期。大豆出苗后,一般在大豆芽一片复叶展开时,每亩可用3-5公斤尿素进行追肥,绿色食品大豆,不追化肥、而追有机肥,亩施优质农肥500公斤。如幼苗长势健壮,无缺肥现象,苗期可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开花结荚期是需肥的临界期,也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大豆开花前5-7天或初花期施入适量的氮肥,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形成,同时还能减少花荚脱落,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具有明显效果。试验表明,此期追施氮肥比不追氮肥的一般亩增产10%以上。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200-250公斤左右,或尿素130-160公斤左右,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除此之外,大豆还要补追粒肥,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根系活动力衰退,吸肥能力减弱,应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施的方法,进行追肥,提高大豆成熟度,增加百粒重,改善大豆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