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豆43号(辽审豆[2007]88号
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铁92022-4为母本、辽8880-10-6-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对照开育11号早6天,属早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80.3厘米,株形半开张,分枝数1.9个,主茎节数16.6个,椭圆形叶,紫色花,茸毛灰色,荚熟浅褐色,单株荚数49个,单荚粒数2-3个,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黄色脐,百粒重21.4克。经测定,两年平均籽粒粗蛋白含量41.85%、粗脂肪含量20.7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完整粒率91.5%,褐斑粒率0.2%,紫斑粒率0.7%,霜霉粒率0.2%,虫食粒率5.4%,未熟粒率0.6%,其他粒率1.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辽宁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11点次增产,两年平均亩产187.66公斤,比对照开育11号增产12.23%;2006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1.88公斤,比对照开育11号增产25.82%。
栽培技术要点:在辽宁北部及东部山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为1.2万株。注意防治田间杂草和虫害。
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在辽宁昌图、开原、铁岭、抚顺、新宾、本溪、桓仁等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早熟大豆区种植。
二、沈农10号(辽审豆[2007]98号
沈阳农业大学1994年以沈农92-16为母本、沈农91-4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对照丹豆11号早3天,属中晚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120.5厘米,株形收敛,分枝数1.8个,主茎节数22.2个,椭圆形叶,白色花,茸毛灰色,荚熟灰色,单株荚数53.4个,单荚粒数2.6个,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0.3克。经测定,两年平均籽粒粗蛋白含量42.82%,粗脂肪含量19.5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Ⅲ号株系;褐斑粒率0.2%,紫斑粒率1.9%,霜霉粒率0.5%,虫食粒率2.8%,未熟粒率0.5%,其他粒率0.6%,完整粒率94.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辽宁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1点次均增产,两年平均亩产178.77公斤,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2.45%;2006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6.27公斤,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在沈阳及沈阳以南以西地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为0.9-1万株。苗期注意防治大豆蚜虫,8月上旬注意防治大豆食心虫。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在辽宁省海城、锦州、岫岩、庄河、瓦房店、丹东等活动积温在3300℃以上的中晚熟大豆区种植。
三、丹豆13号(辽审豆[2007]96号
丹东农业科学院大豆所1998年以丹B102为母本、铁丰29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3天左右,比对照丹豆11号晚1天,属中晚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80.5厘米,株形半收敛,分枝数2.6个,主茎节数17.1个,椭圆形叶,白色花,茸毛灰色,荚熟褐色,单株荚数59.4个,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黄色脐,百粒重20.4克。经测定,两年平均籽粒粗蛋白含量42.46%,粗脂肪含量1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褐斑粒率0.5%,紫斑粒率0.8%,霜霉粒率0.1%,虫食粒率2.3%,未熟粒率0.1%,其他粒率0.8%,完整粒率95.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辽宁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0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184.77公斤,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6.22%;2006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51公斤,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9.78%。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宜地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为0.8-1万株。注意及时铲蹚;注意防治蚜虫、大豆食心虫。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在辽宁海城、锦州、瓦房店、岫岩、丹东等活动积温在3300℃以上的中晚熟大豆区种植。(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