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浅湿薄晒灌溉技术

浏览次数:10

水稻在采用浅湿薄晒灌溉时,各个生育时期的灌溉略有不同:插秧至返青期采用浅水灌溉,分蘖前期湿润灌溉,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期及时回水灌溉,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灌溉,乳熟期湿润灌溉,黄熟期湿润落干。

返青期返青期浅水层的掌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秧龄较长的秧苗,水层可深一些,反之则可稍浅些。分蘖后期这个阶段晒田必须要严格掌握好时间和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晒田的作用,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晒田过早会影响分蘖,晒田过晚会影响幼穗的分化。晒田的时间应在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晒田的程度,要看田、看苗、看天气决定。同时晒田还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灌区渠道情况,分片进行晒田,避免晒田后灌水不及时而造成干旱,影响作物的生长。

抽穗开花期抽穗开花期的水稻会因遇到高温天气而减产,当夏季温度达到35℃时,就会影响稻花的授粉和受精,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为防止夏季高温的伤害,适当加深灌溉水层。

黄熟期此时不能过早脱水,脱水过早会使土壤干燥,强迫成熟,影响籽粒饱满,降低水稻的产量。同时也不能使水分过多,否则会造成延迟成熟,青粒增多,同时也不利于收割。通常要使田间落干,这样有利于收割。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