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适用药

浏览次数:1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由玉米狄克氏细菌侵染引起,近年来在南方稻区发生较重。药剂防治是当前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生产上最常用的药是农用硫酸链霉素,但常有农户反映防效不佳。为筛选防治该病的高效药,笔者选择10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分别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络氨铜水剂、20%溴硝醇悬浮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分别按各自的推荐用量施药,每亩加水50公斤喷施。设2组独立试验,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进行。

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均有一定防效。分蘖期施药处理中,噻霉酮和春雷·噻唑锌的防效分别为83.2%和65.7%,显著高于农用硫酸链霉素的防效37.9%,其他药与农用硫酸链霉素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孕穗期施药处理中,9种药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效为37.6%),其中噻霉酮的防效最高,为73.7%,其他药防效高于60%的有4种,由高到低分别是春雷·噻唑锌、络氨铜、噻唑锌和中生菌素。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可以交替使用上述杀菌剂,优先选用噻霉酮和春雷·噻唑锌作为替代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