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

浏览次数:12

目前我县早中稻已陆续进入孕穗中后期,迟播稻处于分蘖期。根据当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结合栽培方式、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县水稻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发生。特别是今年梅雨期长,降雨量大,近期降特大暴雨,出现洪涝,部分田块被水淹没,对水稻病害发生流行极其有利。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一)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田间菌源充足:纹枯病是我县水稻常发性病害,近年来连续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田间菌源充足。

2、田间病情发生普遍:今年该病6月19日初见。据我站7月20-21日中稻田普查,纹枯病病田率66.7%,病丛率0-49.6%,平均3.9%,病株率0-13.2%,平均0.7%,平均病指0.29,发生程度1-3级。发生面积占种植47.14%。目前以长期关深水、偏施氮肥的早中稻田块发生重,迟播稻(以直播为主)发病轻。

3、寄主和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发病:我县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不抗病;目前大部分水稻长势良好,处于分蘖期至拔节孕穗期,随着7月下旬至8月份气温升高,迟播稻加速生长,植株群体增大,田间小气候恶劣,纹枯病也将加重发生。

(二)穗期病害:预计稻曲病偏重发生,穗颈瘟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1、田间菌源充足:随着我县优质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稻曲病、稻瘟病发生程度加重,为害突出,已上升为水稻穗期主要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2、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较大:我县种植的两系杂交稻多为不抗病,优质香稻、9优418、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223、皖稻129、徽两优996、武运粳24等部分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不强,极易诱发穗颈瘟。

3、气候条件有利:今年7月份以来连阴雨日多,气温22-29度,低于常年,若抽穗扬花期间遇连续阴雨,优质稻上稻曲病将大发生,局部田块穗颈瘟重发。

(三)水稻细菌性病害:预计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局部品种中等发生。

目前我县早中稻处于孕穗期前后,受7月中旬持续强降水影响,部分水稻田块被水淹没,再加上7-8月份台风影响过程,会造成水稻叶片伤口,将增加细菌性病害流行风险。请有关农技人员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水稻,高度关注,深入田间,开展分类指导。

(四)二代二化螟:预计中等偏轻发生。

1、一代残留虫量高于去年:据我站7月上中旬在全县各镇及滁河、襄河水库源区病虫观察点早中稻田普查,枯心株率一般在0-4.5%,平均0.21%。一代亩残虫量平均628头∕亩,比去年增29.22%,比近三年均值增8.59%。

2、发育进度推算:7月上中旬以来剥查发育进度,预计一代蛾羽化高峰期7月19-25日前后,二代卵孵高峰期7月26日至8月4日。

3、食料条件丰富:二代二化螟盛发期正值水稻大部分处于分蘖至抽穗期,有利于其发生为害。

(五)稻纵卷叶螟:预计五(3)代中等发生。

1、迁入峰次多,迁入蛾量高于近年同期:受近期下沉气流影响,南方虫源陆续迁入我县。田间蛾量分布不均,7月13日系统赶蛾亩蛾量0-580只,平均70只;7月20日系统赶蛾和普查,亩蛾量3-420只,平均40只,部分嫩绿早中稻田块高达650只以上。迁入蛾量高于近年同期值。田间查卵,百丛卵量0-150粒,平均24粒。

2、田间虫量高:由于7月中旬连续降雨影响,四(2)代稻纵防治适期内无法进行有效喷药防治,致使田间不断出现新的卷叶苞。7月20日我站在武岗、六镇等地早中稻田调查,卷叶率0-1.5%,平均0.12%,嫩绿早中稻田达2%以上;田间残虫平均11头/百丛,高的50头/百丛,比去年同期高135.9%,是近3年同期均值的4.67倍。幼虫1-3龄为主。

3、食料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早栽中稻已进入拔节孕穗期(部分早中稻已破口抽穗),迟播稻仍处于分蘖期,长势嫩绿,食料条件十分丰富,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适宜,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和幼虫取食为害。

(六)稻飞虱: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综合种群中等发生。

1、无明显迁入峰,田间基数高:7月10日、13日、20日大田普查,稻飞虱百丛虫量加权平均分别为270.6头、130头、210头,最高百丛虫量分别为690头、1100头、1600头,分别比去年高92.1%、82.7%和88.6%,主要为白背和灰飞虱高龄若虫及成虫,褐飞虱未查见。7月20日田间查卵,百丛平均250粒,高的百丛1350粒。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综合种群低龄幼虫高峰期在7月23-30日。

2、食料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一季中稻处于分蘖至拔节孕穗期,食料条件十分丰富,7、8月份台风暴雨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适宜,均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和发生为害。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百丛低龄幼虫50头。二化螟:每亩卵块100块。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对穗颈瘟、稻曲病分别在破口前3-5天和10-15天适时喷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2、防治时间:7月底至8月上旬。重点以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为主,兼治稻纵卷叶螟、大螟等,同时注意防治细菌性病害。

3、防治药剂: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噻虫·吡蚜酮等药剂。稻纵卷叶螟选用溴氰虫酰胺、阿维·氯苯酰、阿维·抑食肼、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甲氧·茚虫威、茚虫威等。二代二化螟选用溴氰虫酰胺、杀虫单、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甲虫肼、甲维·茚虫威等。穗瘟病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咪铜·氟环唑、烯肟·三环唑、三环·嘧菌酯等,或生物农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防治配合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或低聚糖素等使用。稻曲病选用井冈·蜡芽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井冈·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井冈·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井冈·丙环唑、苯甲·嘧菌酯、噻呋·嘧菌酯、氟环唑、己唑醇、井冈霉素A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7-10天后再治一次。细菌性病害防治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枯唑等。

注意事项: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适当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