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高温天气 防控水稻高温热害

浏览次数:9

今年我省经历前期的连续强降雨造成局地洪涝灾害后,7月12日出梅后天气逐渐转晴。7月20日以来,持续一个多星期的高温(低温28℃/最高温38℃)天气对我省一季稻生长发育和双晚秧苗生长带来了影响,特别是对正处于孕穗末期至抽穗期的一季中稻影响较大。为科学应对洪涝灾害后的高温二次为害,提出以下应急防控措施。

1、灌深水和日灌夜排调温

孕穗以后遇上日平均30℃(日高温36℃)以上高温,可采取灌深水(水层10cm左右),有条件的可取水库凉水流动灌溉,降低穗层温度。也可以采取日灌夜排的方法,降低水稻冠层和叶片温度,减轻高温对幼穗分化和灌浆结实的影响。

2、冠层喷水降温

扬花后期遇上极端高温,可采取穗层喷水降温的方法,在中午前后水稻开颖前,或闭颖后,每亩用清水200-250公斤喷洒,可降低田间小气候温度2-3℃,湿度增加10%-15%,降低空秕率2%-6%。

3、根外营养液和抗逆防灾调节剂根外喷施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外加旱地龙、美洲星等营养液肥,可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有减轻高温热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