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中稻分蘖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建议

浏览次数:8

水稻分蘖数对其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分蘖过少会导致有效穗减少,从而降低产量;过多的分蘖也会导致水稻生长群体过大,不仅易发生病虫害,还易造成每穗粒数减少、成穗率以及结实率降低,最终导致减产。因此,适宜的分蘖数是健康水稻群体的重要指标,也是取得高产的前提。为建立健康、高产的水稻群体,现就目前中稻田间水分管理提出如下技术建议,以供参考。

目前,我省江淮地区仍处于梅雨季节,此时中稻正值分蘖的中后期,是调控水稻群体的关键时期。根据本团队对江淮各地水稻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来看,控制水稻群体数量是当前田间管理的关键所在。需及时烤田,降低田间含水量,用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降低中后期病虫害、减少后期倒伏的风险。

1.排水烤田

(1)建立畅通的田间排水网络。在田间开挖直沟、横沟、以及围沟,沟沟相连,形成快速、畅通的排水网络(见下图)。排水沟规格为宽30cm,深20cm,直沟和横沟的数量依据田块大小而定。

(2)疏通田块外围沟渠。保证外围沟渠排水通畅,沟渠水位至少低于稻田出水口50cm,做到田间有水能及时排出。

2.烤田标准

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苗数的80%时,开始排水烤田。待田面土壤开裂,人在田间行走而不留下脚印时灌溉一次“跑马水”。到田面土壤颜色发白,叶片颜色由浓绿变为黄绿时即可停止烤田。

当前水稻群体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连续阴雨导致田间湿度大,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除采取排水烤田以外,还应严格防治病虫害。密切关注当地水稻病虫害预警,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及时选择对口药剂防治。

(来源: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栽培生理研究室)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