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不少听众的电话,水稻都齐穗了,发现长了灰包,也就是稻曲病发病了,有些是破口前侥幸心理没有防治,有些是没有打对时间。已经长灰包,再防治稻曲病还有用么?
1、稻曲病可防不可治
选准用药时间。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7-10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药。
最后一片剑叶舒展开就是大约破口前7-10天的样子就可以用药了!剑叶长出后紧接着就抽穗了,所以离穗最近的那片叶子就是剑叶。
2、稻曲病菌源: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发病条件: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厚垣孢子萌发,随植株生长侵入花器为害,造成谷粒发病形成稻曲。
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糯稻发病重。
3、防治农艺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
(3)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
记住:稻曲病可防不可治。一定要对的时间打对的药,特别是适温高湿的气候下。病害重在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