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中稻高温热害咋防控

浏览次数:8

为降低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影响,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就当前我省一季中稻高温热害防控,提出以下技术建议。

灌溉深水抽穗开花期若遭遇日平温度≥30℃,日最高温度≥35℃天气时,可采取深水灌溉(水层8~10厘米),调节田间小气候,降低冠层温度缓解高温热害。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高温过后,应采取湿润灌溉,起到养根壮秆预防倒伏的作用。

追施粒肥适时追施穗粒肥,壮苗抗逆防衰。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补追1次粒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减少颖花退化,促进正常灌浆结实。

补偿栽培减灾措施(1)喷施叶面肥。分别于抽穗扬花期及7天后喷施叶面肥,每次每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防止后期叶片早衰。(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抽穗扬花期若遭遇高温天气,分别于抽穗前1天和抽穗后第3天,两次叶面喷施油菜素内酯等外源调节物质(按说明书操作),防止功能叶和颖花受到损伤,稳定结实率。(3)蓄留再生稻。对于高温危害较为严重,结实率在20%以下、亩产不到100公斤的田块,应于8月20日前割茬蓄留再生稻。收割时应控制留茬高度,早割的留低茬,晚割的留高茬(不超过40厘米);割茬越早越好,同时要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确保再生季安全齐穗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加强病虫害防控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的总体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病虫害。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作者:周永进)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