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的预防和防治

浏览次数:10

稻曲病发病原因

稻曲病在某些特性的条件下,发病几率大增,或者是发病比较严重,主要有4点:

1、当水稻在抽穗开花期时,遇到了连阴雨天气,这时候发生稻曲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不论是早稻还是一季稻,在抽穗开花期时,正好处于雨天比较多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2、水稻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生稻曲病的几率也会大增,由于密度过大,等到水稻中后期时,田间通风不好,再加上互相遮挡,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稻株的抵抗力减弱,稻曲病的发生程度就会加大。

3、温度原因,稻曲病发病有适宜的温度区间,按照种植经验来说,25度-30度之间,适合稻曲病生长,不过,当温度高于35度或者低于10度左右时,稻曲病基本不会危害。

4、氮肥施用过多或者施用过晚时,会导致旺长情况出现,稻曲病的发生变得严重。

稻曲病预防及防治措施

稻曲病建议预防为主,而常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有4点,根据发病原因进行综合预防。

1、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即使在遇到土壤中携带稻曲病病菌时,抗病性强的品种相对还是会有一些优势。

2、施肥要合理,不要过多施用氮肥,特别是一些农户看到自家的水稻长势矮小时,开始大量追施尿素,这都有可能造成稻曲病危害加大,建议氮磷钾合理使用,到了中后期,可以补充一些中微量元素,多种营养综合补充,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3、田间管理要加强,在播种时就要注意,不要过密,其次注意做好晒田工作,避免田间长时间内保持深水,导致水稻长势弱,另外,假如上年已发生稻曲病的地块,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比如杂草、残留的稻株等。

4、播前拌种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比如水稻直播时,可用苯醚甲环唑拌种后再播种,如果是移栽田,可进行浸种工作,可用多菌灵、石灰水等。

以上4点是预防措施,假如预防工作不到位或者其它原因导致田间已发生稻曲病,应及时打药进行防治,越早越好。

目前来看,防治稻曲病的杀菌剂也不少,常用的可选择井岗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如果单剂效果一般,可进行复配防治。

另外,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假如危害严重,一次防治效果不行,中间可间隔10天左右,多施几遍,根据防治情况来决定。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