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晒田 增产促早熟

浏览次数:7

晒田一般应在分蘖末期、拔节初期进行。过早,影响有效分蘖的产生与生长,过晚,新分蘖过旺生长,延迟幼穗分化速度。分蘖力中等的,每穴达25~30个蘖时应排水晒田。

稻株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发黑的应重晒田,早晒田。反之稻株长势弱小应晚晒,轻晒或不晒。土层深厚、肥沃,稻株呈现出徒长,叶色发黑的应早晒、重晒。土质较薄,保肥保水较差的应晚晒、轻晒。黏土层透水性弱的应早晒、多晒;漏水田不晒。

当田间有1/3左右植株已拔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此时应适当深灌,控制水层在5~6厘米。

晒田时间一般为5~10天。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开细缝,人脚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块,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的田块,要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