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苞虫发生及防治技术

浏览次数:7

根据田间虫卵量、水稻生育期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三代稻苞虫发生期较常年偏晚,发生量较小,为轻发生年。

预报依据

发生期正常根据监测,二代成虫6月22日始见,始见日较常年晚3天,始增日为7月18日,较历年均值晚5天;三代卵孵化盛期将出现在8月3日左右,3龄前幼虫将集中出现在8月7日~14日。

发生量较小今年7月较常年年偏多,平均气温较低,稻苞虫生长发育进程推迟,发生量小。7月21至26日田间调查60块田,三代稻苞虫田间虫(卵)量少,有虫(卵)田率33%,平均百丛虫(卵)量为4.5头(粒),为轻发生年。

气象条件利于该虫为害今年水稻分蘖至孕穗期降水多、气温低,利于稻苞虫二代虫生长发育。孵化、低龄幼虫期气候,较利于三代初孵幼虫取食为害。

防治技术

最佳防治时期8月7日~14日。

防治药剂每亩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6000IU/毫克、2.4%甲维·苏云金悬浮剂40毫升、5%甲维·高氯氟微乳剂30毫升、21%甲维·毒死蜱微乳剂70毫升、90%晶体敌百虫100克等药剂。以上选择一种,兑水30公斤喷雾。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施药可提高防治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