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春季多发疾病的防控

浏览次数:0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各种微生物开始旺盛繁衍,也是奶牛疾病的多发季节。奶牛场应强化奶牛的饲养管理,熟悉春季多发疾病的临床特点,加强疫病的预防工作,保证奶牛的健康稳产。春季奶牛多发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口蹄疫。口蹄疫的潜伏期为2~5天,一般会导致奶牛产奶少甚至无奶,奶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同时在舌面、牛蹄、乳房、鼻部、口腔等出现水疱,甚至在水疱穿破后出现溃烂斑,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牛蹄壳出血、脱落、跛行,甚至持续性卧地不能起立,直至死亡。幼小的奶牛会表现为不出水疱,但是会有胃肠炎、稀便的现象,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肌炎而导致急性死亡。

牛场若发生口蹄疫,应做好以下几点:(1)及时上报疫情。当发生口蹄疫时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2)严格封锁疫病点,扑杀病牛及同群牛,及时清除疫源,并对扑杀的病牛及同群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牛舍、用具、饲料、饮水、场地、道路等进行彻底消毒。(3)发病牛群与未发病牛群必须严格分开饲养,饲养人员、工具、饲料运输车辆也必须严格分开。(4)对健康牛进行紧急预防疫苗注射。疫苗接种时应从远离疫病点的牛舍接种开始,再向疫病点方向的牛舍接种。

对症治疗方面,对于溃烂或水疱的病灶部位可使用3%盐水冲洗,溃烂的地方可以用蜂蜜或碘甘油做护理;奶牛口腔使用0.1%高锰酸钾水或者食醋清水做全面冲洗;对口角、鼻端部可涂以碘甘油溶液(5%碘酊5份加甘油1份,混匀),对乳房或蹄部溃疡涂布鱼石脂软膏,进行消炎;如果情况较为轻微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进行治疗。对口蹄疫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平时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消毒工作等。

二、流行性感冒。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病牛体温升高到41℃~42℃,鼻镜干燥,咳嗽,流清鼻涕,流涎,结膜潮红肿胀,精神沉郁,不愿行动,卧地难起,跛行,食欲减少或停止,粪干尿少,母牛产奶量迅速下降。可使用30%安乃近注射液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毫升,青霉素500万~8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3~5克,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中药治疗:金银花、野菊花、防风、干姜、连翘、柴胡、黄芩、陈皮、牛蒡子、甘草各30克~50克,煎汁灌服,每日1剂,连服2~3天。预防措施为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牛舍保温;定期用10%~20%生石灰水或2%~3%火碱水消毒。用上述中药治疗的剂量减半服用进行预防。

三、牛肺疫。临床症状为病初表现虚弱,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干咳,鼻液带血,肉垂、下腹水肿,流涎,流泪,下痢,眼睛红肿,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常因窒息或虚脱而死。治疗办法:可用头孢噻呋,每100千克体重用药0.3克,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用药1次,连用3次。强力霉素,每100千克体重用药0.5克,分区深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预防措施:加强圈舍卫生,对怀疑有病的牛群,采血做补体结合试验,证明为阳性后,接种牛肺疫弱毒菌苗。

四、瘤胃积食。临床症状为病牛拱背呻吟,流涎磨牙,回头顾腹,后肢踢腹,反刍、嗳气减少甚至停止,常做排粪姿势,但排粪困难,粪便少、干,呈球形,腹围增大,左肷部瘤胃坚实,用手按压会留下明显的压痕。治疗办法:可用生理盐水2~5升,1次灌服,每天3次;硫酸镁或硫酸钠500~800克,鱼石脂15~20克,清水5千克,混合后1次灌服;粪便泻下后,用马钱子酊15~20毫升,龙胆酊50毫升,加适量温水,1次灌服。以上治疗方法可结合按摩瘤胃、牵遛运动,同时皮下注射0.15克毛果芸香碱,效果会更好。中药治疗可用生大黄120克,芒硝150克,枳实50克,厚朴100克,黄芩50克,山楂、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各100克,广木香40克,煎汁内服,连用3~5天。

五、腐蹄病。牛舍或运动场在冬天遗留的粪便很难清除,牛蹄长时间浸泡在其中引起蹄病,这时要注意环境清理与消毒,防患未然。另外注意修蹄与肢蹄护理,可使用3.5%硫酸铜或福尔马林对牛群进行蹄浴。如发生蹄病就应该进行修蹄,局部消炎,如有外伤就剔除损坏组织,涂抹高锰酸钾进行包扎。

六、寄生虫疾病。确保牛体洁净,用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对于孕牛,养殖户可以使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与吡喹酮进行驱虫,对孕牛副作用小。发生疥癣,可用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土方法可用烟草头或废机油涂擦患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