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除草不能施用氟磺胺草醚

浏览次数:9

连云港东辛农场赵跃军8月1日来电话说,7天前他在2亩旱直播稻田施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90毫升防除铁苋菜等杂草,当时水稻处于5~6叶期,用药后两天铁苋菜等杂草即大量死亡,到8月1日水稻没有表现出药害症状。他问,在水稻上喷施氟磺胺草醚会不会对水稻造成药害。

据了解,氟磺胺草醚又名虎威、北极星、氟磺草、除豆莠,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药物能很快被叶部吸收,破坏杂草的光合作用,致叶片黄化,迅速枯萎死亡。药物在土壤里被根部吸收也能发挥杀草作用。大豆吸收药物后能迅速将其降解,因而对大豆安全。该药目前主要登记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能有效防除苘麻、铁苋菜、三叶鬼针草、苋属、豚草属、油菜、荠菜、藜、鸭跖草属、曼陀罗、龙葵、裂叶牵牛、粟米草、萹蓄、马齿苋、野苋、决明、地锦草、猪殃殃、水棘针、酸浆属、田菁、苦苣菜、蒺藜、车轴草、荨麻、刺苍耳、苍耳等阔叶杂草。该药也可用于棉花田、果园、橡胶种植园定向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好气条件下土中半衰期大于6个月,嫌气条件下小于1个月。豆田施用该药药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后茬敏感作物如白菜、谷子、高粱、甜菜、玉米、小麦、亚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有资料报道,旱田长期使用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豆乙合剂、莠去津、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等残效期长的除草剂,“旱改水”种植水稻后,无论是育秧还是移栽,都容易造成残留药害,水稻生长受到抑制,重者整株枯死。氟磺胺草醚每公顷用药量为250克时(氟磺胺草醚用于大豆田,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春大豆田为375~450克,夏大豆田为250~300克),改种水稻需间隔12个月。

由此可见,氟磺胺草醚不能直接施用于水稻田。施药后短期内水稻可能不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但对水稻的生长和最终产量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