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及时防控“两迁”害虫挽回早稻损失25亿斤

浏览次数:6

近日记者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了解到,今年广西早稻“两迁”害虫频繁暴发,大部分稻田发生1—2次,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为历史罕见,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广西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紧急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已挽回早稻产量损失25亿斤。“两迁”害虫是指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这两大迁飞性害虫,广西是“两迁”害虫从境外迁入我国的第一站,也是我国早稻生产的主要为害区。

针对灾情,广西自治区明确提出:“对玩忽职守造成稻飞虱连片为害成灾的,要严厉追究当地有关领导的责任。”据了解,各级地方财政安排应急防治专项资金1083万元,加大对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研究“两迁”害虫发生规律和迁飞途径,了解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的水稻生产和“两迁”害虫发生防治情况,及时发布了“两迁”害虫发生趋势预报;组织各级植物保护机构,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组建社会化、专业化病虫防治服务队(机防队)166支,配备机动喷雾器2500台,储备应急防治农药1000多吨,提前做好应急防控的各项准备工作。

广西自治区农业厅还大力推广“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为害,保护天敌促平衡”的综合技术模式。目前,全区已配置频振杀虫灯6万多台,并配套推广稻田养鱼、养鸭模式,使灯杀的害虫成为鱼、鸭的饲料,变害为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据测算,综合防治区比农民普通防治区平均每亩增产稻谷20~60公斤,减少农药成本20~30元,节省人工10~20元。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