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双季晚稻苗情监测报告(第一期)

浏览次数:5

对全省双季稻区6个县(望江县、贵池区、南陵县、怀宁县、庐江县、宣州区)监测点的37个田块(其中晚籼田块18个,晚粳田块19个)监测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今年我省晚稻生育进程较快,大田分蘖发生快,增幅量大,丰产苗架较好。

1、育栽方式

晚籼稻种植方式基本以育苗移栽为主,占苗情监测点77.8%,仅有3个监测田块为抛秧田,1个监测田块为直播田。育秧方式,以常规湿润育秧为主,占苗情监测点83%,旱育秧3块田。

晚粳稻种植方式以翻耕塑盘育秧抛栽为主,占苗情监测点70%以上,育秧方式为软盘湿润育秧;育苗移栽的有5个监测田块,育秧方式为常规湿润育秧。

2、播期与基本苗

晚籼稻育苗移栽的播期基本集中在6月15至23日,7月15日至8月初栽插,秧龄30-43天;平均亩栽插1.64万穴,基本苗5.22万。翻耕塑盘育秧抛栽的播期在6月19日至22日,7月18日至22日抛栽,秧龄30天左右;平均亩抛栽1.91万穴,基本苗4.23万。

晚粳稻翻耕塑盘育秧抛栽的播期在6月下旬至7月初,大多在7月中下旬抛栽完成,秧龄18-30天;亩抛栽3.16万穴,基本苗10.3万。育苗移栽的播期在6月中下旬,7月底栽插完,秧龄在30-35天;平均亩栽插1.91万穴,基本苗9.98万。

3、亩茎蘖数

截止到8月17日,晚籼稻:育苗移栽的亩茎蘖数多在17—25万,怀宁县监测点亩茎蘖数偏少仅为6.3-7万,最高为南陵县监测点40万以上;主茎叶龄11-13.5叶。翻耕塑盘育秧抛栽的亩茎蘖数多在24—32万,主茎叶龄12-13.3叶。

晚粳稻:翻耕塑盘育秧抛栽的亩茎蘖数多在20—45万,最高为庐江县监测点50万以上;主茎叶龄8.8-11.5叶。育苗移栽的晚粳稻亩茎蘖数多在30-40万,最高为宣州区监测点均在40万以上;主茎叶龄8.8-10.5叶。

4、田间管理

(1)施肥不太均衡。从各苗情监测县的调查分析来看,普遍施用了基肥,但分蘖肥大多数大田未施,仅苗情监测点追施了分蘖肥。

(2)病虫害防治及时。7月上中旬各监测点普遍用药2-3次,大部分秧田及大田防治了稻蓟马、稻象甲等秧田病虫害。7月底至8月上旬各监测点普遍用药1-2次防治了五(3)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

5、目前生育进程

截至到8月17日,沿江江南双季晚稻处于分蘖盛期至末期,生育进程较快的南陵、望江县双季晚稻8月1日进入了分蘖高峰期,目前已经入拔节期,幼穗开始分化。预计大部分双季晚稻抽穗杨花期在8月下旬至9月底。

6、建议:一是分类烤田。

对移栽(抛栽)密度大的要适度早烤田、重烤田力争攻大穗。对于亩茎蘖数偏少的田块,要适度轻烤田。二是追施穗粒肥。烤田后,视苗情普遍追施一次穗粒肥(N肥和K肥配合)。三是加强病虫综合防治。重点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穗期的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