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一季稻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浏览次数:4

[内容提要]

2007年我省一季稻整个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上利弊相当。秧苗质量高,大部分地区基本适期移栽;抽穗开花期气象条件总体匹配较合理,利于抽穗开花;灌浆乳熟期以晴好天气为主,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一季稻干物质积累;成熟收获期未出现连阴雨天气,一季稻收获晾晒基本顺利。但部分地区不同程度的旱灾、高温热害以及虫灾,尤其是淮河流域梅汛期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一季稻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育秧期光温水匹配合理,秧苗质量较高

4月中下旬我省一季稻陆续播种,至5月上旬江淮一季稻普遍出苗。育秧期间我省大部分时间以晴好天气为主,光照充足,没有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光、温、水等农业气象条件组合有利一季稻顺利出苗,秧苗质量较高。

二、移栽期前期因旱移栽受阻,后期气象条件有利分蘖发棵

5月中下旬全省气温显著偏高且光照充足,一季稻种植区降水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发生且发展;6月上旬至中旬后期,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情严重,对一季稻的移栽和分蘖发棵有不利影响;6月下旬多过程性降水,解除了前期的旱情,补充了稻田水分,我省大部分地区一季稻基本适期移栽,气象条件基本有利于一季稻分蘖发棵。

三、淮河流域涝灾损失重,其它地区气象条件适宜梅雨期间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大暴雨,使该区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洪涝灾害,造成大片农田受淹,部分一季稻因淹没时间过长造成绝收。但一季稻种植面积较大的淮河以南地区,没有出现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伏旱和洪涝灾害,气象条件匹配合理,有利于一季稻的分蘖发棵和拔节孕穗。

四、孕穗、抽穗期短暂高温、旱灾造成轻度危害

出梅后我省立即转入晴热高温天气,7月下旬中后期至8月上旬连续出现≥35℃的高温,沿江江南连续高温日数8-10天,其它地区6-7天,对一季稻孕穗和抽穗开花有一定影响;8月中旬后全省未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后期气象条件匹配较合理,利于正常抽穗开花。皖南山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由于持续少雨并伴随着高温,农田水分蒸发蒸腾加快,旱情发生发展,至8月下旬初皖南东部旱情仍维持影响该区域一季稻的抽穗灌浆。8月下旬南部多降水过程,前期的旱情得以缓解或解除。

另据省植保总站信息,今年我省一季稻病害发生较轻,但虫灾较重。

五、籽粒灌浆充实,成熟收获顺利

9月份以后全省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同时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水分适宜,气象条件组合有利于一季稻干物质积累。

我省一季稻收获时间南北差异较大,从8月下旬末开始自南向北成熟收割收获,直至10月中旬收获完毕。收获期内以晴好天气为主,光照充足,未出现对一季稻产量影响较大的连阴雨天气,一季稻收获晾晒基本顺利。

综上所述,安徽省2007年一季稻全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上利弊相当。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