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审定----秀水13 (原名:丙95-13)

浏览次数:5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8

品种来源:秀水47/秀水31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晚粳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34.6天,比对照秀水63长14天。株高86.6厘米。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叶片窄挺,色淡。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6.1万,穗长14.9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92.6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5.4克。后期转色佳,易脱粒。颖壳、护颖、颖尖均为秆黄色。抗性:叶瘟7.7级(变幅5.7~9),穗瘟9级(变幅9~9),白叶枯病5级(变幅5~5),褐飞虱8级(变幅7~9)。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6%,长宽比1.8,垩白率62.5%,垩白度6%,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双季晚粳组区试,平均亩产512.2千克,比对照秀水11(CK1)、秀水63(CK2)分别增产9.7%、4.0%,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487.5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6.27%,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0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0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栽培条件适期早播,在浙江北部作连晚一般6月20日播种;(2)培育壮秧:连晚大田用种6~7千克/亩,秧田亩播种40千克左右;(3)科学用肥:在施足基面肥的基础上,要早施重施分蘖肥,后期适施穗肥。要求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4)加强水浆管理:齐穗后要干湿交替,以改善灌浆质量,降秕增重;(5)加强病虫防治:要加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防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常规晚粳水稻品种,生育期134.6天,略迟于对照秀水63,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不抗稻瘟病及褐飞虱,米质中上。适宜在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长江流域稻瘟病轻发区作单季稻种植。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