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提出水稻生产前期管理建议

浏览次数:7

当前正值我国水稻育秧和栽插准备阶段。近日,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针对当前早稻和一季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进入2月中下旬以来,华南稻区降雨量比去年明显增加,尤其是3月中旬部分地区降雨量比正常年景偏多1-9成,大部分地区春播用水得到了缓解,对春播育秧十分有利,各地加大了春播的工作力度,加快了播种育秧进度,育秧进度比去年同期略快。到3月底前已基本完成浸播种任务,南部地区已转入大田插秧阶段。但是,3月份大部分地区以低温阴雨天气为主,气温偏低,日照偏少,特别是受中旬“倒春寒”天气的影响,早稻的秧苗长势较差,少数地方还出现寒害烂种烂秧现象,不利于夺取早稻高产。此外,水库有效蓄水量已降至历史最低点,春播耙沤田用水形势不容乐观。

西南稻区一季稻3月份以来也已进入育秧阶段。据调查,目前气温适宜,水源充沛,生产资料市场平稳,备耕准备充分,总体情况良好。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出现了盲目乐观情绪,总认为“天气好,秧苗会自己长”,忽视了对出苗、成苗等问题进行认真观察。

东北稻区近几年一季稻育苗均受低温、多湿不利气候影响,育苗推迟,苗质普遍较差,缓苗和分蘖推迟。今年气象条件也不很理想,3月份气温与正常年持平,3月下旬气温较正常年偏低,地温回升慢。预计4月上旬,气温比常年偏低、降水偏多,对水稻育秧工作不利。

为此,农业部专家组建议,华南稻区必须立足抗旱保春耕,下足基肥,及早插足基本苗,早施重施分蘖肥。早插早管,弥补秧苗素质差的先天不足;西南稻区要科学安排水稻播种期和栽插期,认真做好播前的种子处理,及时检查种子催芽萌发率和苗床出苗率,同时要警惕高温烧苗和低温冷害;东北稻区水稻育苗要加强增温保温措施,注意防治苗期病害,力争壮苗早插。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