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偏高

浏览次数:9

7月份以来,我省出现多次稻纵卷叶螟迁入虫峰。7~13日,我省大部分稻区出现稻纵卷叶螟迁入虫源,主降区为皖南稻区,沿江中、西部的部分稻区;15~17日,沿江西部稻区再次出现稻纵卷叶螟迁入虫峰,峰日亩蛾量望江县为4660头,宿松县、潜山县、安庆市宜秀区、大观区等地为1300~1955头;20日前后,沿淮大部分稻区、江淮局部稻区出现稻纵卷叶螟主迁峰,峰日亩蛾量潘集区、居巢区、阜南县、凤阳县等地为1036~2842头;金安区、颍上县、肥东县、凤台县、怀远县等地为200~560头。

7月25日前后皖南、沿江稻区田间出现当地繁殖的五(3)代稻纵卷叶螟蛾峰,田间亩蛾量徽州区、宁国市、泾县、宣州区、桐城市、太湖县分别为1800头、1948头、1640头、870头、825头、829头,比去年同代偏低。

目前各地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参差不齐,虫态不一,但多数地区以卵和低龄幼虫为主。

由于今年稻纵卷叶螟迁入虫量不同稻区差异大,且防治工作各地不一,当前我省稻纵卷叶螟各地发生数量地区间差异明显。据近日调查,皖南稻区、沿江西部稻区目前田间卵、虫量偏高,田间百丛卵量徽州区、宁国市、宣州区、宿松县、贵池区、东至县、桐城市分别为272粒、700粒、592粒、300粒、308粒、727粒、280粒,卵量高于常年,但低于2005年同代卵量。田间百丛幼虫量东至县、徽州区、宁国市、宿松县、泾县分别为210头、116.7头、78头、100头、40头,随着田间卵陆续孵化,田间幼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江淮稻区局部和沿淮稻区田间卵量较大,颍上县、阜南县、寿县、凤台县、定远县、凤阳县、潘集区百丛卵量分别为365粒、306粒、288粒、373粒、320粒、143粒、133粒。全省其他稻区田间百丛卵量较低,均在100粒以下。

目前我省一季中稻大多处于拔节末期至孕穗期,十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针对目前不同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时期、发生数量的差异性,要加强虫情监测,分区域、分类型田对虫量达标田块适时开展防治。

防治技术:1、防治适期:低龄幼虫高峰期,部分虫量大的稻区(平均百丛卵量在200粒以上),防治适期可提前3~4天,隔7天后再防治一次。

2、防治对象田:单季中晚稻、双季晚稻。

3、防治指标:百丛低龄幼虫40头。

4、防治药剂:可选用毒死蜱、锐劲特、杀虫单与阿维菌素复配剂等,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