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2,4-D丁酯对水稻的危害

浏览次数:12

近几年来在帮助农民诊断植物病害时,我发现每年水稻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2,4-D丁酯(以下简称丁酯)的危害。主要是丁酯在水稻上产生药害,这种药害一般不易被发现,很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期,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严重的颗粒不收。

我把这两年总结的经验简述如下,希望能给广大农户带来帮助,做到早期预防,消除危害。

水稻一般在三叶期以前对丁酯敏感,此时受丁酯药害的稻苗并不表现症状,通常在插秧后不久才显现症状,稻苗墨绿,呈筒状叶,心叶被外叶严实包裹,不能抽出。这是由于丁酯聚积在水稻生产点上,对植物体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丁酯成分很难被分解掉,因此严重危害了水稻地正常生长。

发生丁酯药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苗床上使用的器具可能被丁酯污染。如果用喷过丁酯的喷雾器喷洒草床,稻苗很容易产生药害。因为丁酯药液很难被清洗干净,尤其残留在橡胶管内的药液更不易清洗掉。

二、水稻育苗床址选择不当。如果苗床毗邻旱田地或处在其下风口附近,也很容易产生丁酯药害。稻苗在通风炼苗期,正值旱田地大面积使用丁酯封闭除草,如果赶上风大气温高时,丁酯挥发、飘移很容易使稻苗产生药害。

三、稻田中的灌溉水被丁酯污染。河沟水被丢弃的丁酯瓶污染。雨水冲入喷过丁酯的地块后又流入稻田地。这些都可导致稻苗产生药害。

掌握了丁酯危害水稻的途径,才能更好地避免损失。因此苗床使用器具要专用;育苗床应选在远离旱田地的地块;稻田地要整平,渠道要畅通,避免灌溉水淹没稻心。此外在水稻苗一叶一心后喷洒小叶敌或天然芸苔素的药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不但能很好的预防丁酯药害,还能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抗病能力。

(157605林口县三道通镇农技站袁明)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