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种鉴别新技术“标810S”每年节约1100万元

浏览次数:7

长沙晚报讯(记者岳冠文实习生王娟)一项快速高效低成本鉴别杂交水稻种子的研究成果前日在怀化通过专家鉴定,运用这项成果,农民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秧苗颜色辨别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和真假。

据介绍,之前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主要采用种植法和同工酶法,时间长、费用高,且准确率较低。

“标810S”是2003年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从“安农810S”繁殖田中发现的一株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状的突变株,经4年6代培育而来的具有叶片淡黄隐性标记状的不育系。该不育系从秧苗到收获全生长期整个植株叶片呈淡黄色,除此性状外,其他特征特性同“安农810S”基本相同。据专家介绍,“标810S”水稻淡黄叶标记性状属隐性单基因控制,标记性状明显,田间易于识别,利用它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两系杂交种子中的自交株,还易于将其转育到其他优良材料中,从而选育出具有淡黄叶标记性状的新不育系。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安江农校,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据其发现者、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宋克堡介绍,“标810S”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的优点,每个样本可节省费用22元。而目前全国每年到海南鉴定的样本数约为50万个,应用“标810S”对这些样本进行鉴定可节约开支1100万元。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