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省农委下发明电,通报了我省各地水稻迁飞性害虫发生及防治有关情况。通报内容如下:
一、当前迁飞性害虫发生情况及未来趋势
今年,我省稻飞虱涉及范围之广、发生量之大、褐飞虱发生期之早、短翅型成虫数量之高为近年少见。目前以褐飞虱为优势种群的稻飞虱田间发生数量大,全省约有50%的田块虫口数量在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部分地区百丛虫量为防治指标的10~26倍。繁殖力极强的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发生期较1997年和2005年早5~10天,发生数量也较常年偏高,百丛虫量一般为30~80头,高的达300多头。8月10~12日,安庆市、合肥市、滁州市和巢湖市田间出现大量初孵若虫,随着短翅型成虫大量产卵及卵的孵化,田间若虫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目前全省水稻主产区稻飞虱已达大发生程度,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如防治不力,将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8月7日前后,全省大部分稻区田间出现稻纵卷叶螟蛾峰,峰期亩蛾量一般为500~1600头,高的达2300~3500头。皖南稻区、沿江部分稻区、沿淮及江淮局部稻区,田间残留虫量较大,一般百丛虫量为23~85头,全省约有30%的田块虫量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百丛幼虫40头)。重发区域:黄山市、池州市东至县、宣城市、安庆市、巢湖市含山县、淮南市、阜阳市颍上县等地。全省双季晚稻和沿淮迟熟一季中稻将达中等发生程度。
二、各地防治行动情况
8月4日省农委在庐江召开全省水稻病虫防治现场会议后,特别是省政府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以来,全省上下正在打响一场以稻飞虱防治为重点的水稻病虫防治硬仗。
安庆市于8月7日发出“两迁”害虫防治的紧急通知,同日成立了防治督导组深入基层督查指导。桐城、潜山等地召开了秋季病虫防治专题会议,部署防治任务。合肥市8月8日召开水稻两迁害虫防治工作会议,以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四个防治督察组,全市水稻害虫防治工作全面展开。铜陵市8月9日召开了“两迁”害虫现场会。六安市发出了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内部明电。宣城市农委于8月7日印发了“传达全省水稻病虫防治现场会精神的紧急通知”,8月8日又印发了“稻飞虱防治警报”,8月9日,市农委成立防治督查组,赴各地督查指导。巢湖市农委8月9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稻飞虱防治工作。所辖各县都开了稻飞虱防治现场会。阜阳市农委8月8日下发了水稻病虫防治内部明电。部分地区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动员防治。据统计,截止8月11日,全省水稻重大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2644.9万亩次,防治面积3169.8万亩次。
三、存在问题和要求
当前防治工作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1、防治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力度不大,存在漏治、误治、补治不及时或防治不力的区域,田间虫量偏高。
2、迁飞性害虫各地发生期差异明显,稻纵卷叶螟区域发生差异大。由于迁入峰次多,迁入期不一致,造成各地田间虫态复杂。
3、少数地区用药品种不对路。经检测我省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的抗性倍数达到250~400倍,目前在防治褐飞虱时有些地方农药经销商仍然推荐使用吡虫啉类农药,影响防效。
4、施药技术不到位。施药时用水量严重不足,很多地方亩用水量仅15公斤左右,比要求的水量少一半以上,致使防治效果下降,另外,稻田无水也降低了防治效果。
当前正值防治关键季节。由于虫口密度大,适防期短,各地务必按省政府明传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打赢水稻病虫防治硬仗。
附件1.
全省稻飞虱发生及防治情况统计表
(截止日期:2006年8月11日)
市名
发生
面积
防治
面积
发生
程度
一般发生密度
最高发生密度
主要
分布区域
阜阳市
55
70
1级
百丛虫量412-710头
百丛虫量2500
蚌埠市
85.6
118
1级
百丛虫量80-320头
百丛虫量1900头
淮南市
110
100
5级
百丛虫量1000-2500头
百丛虫量10000头
全市
滁州市
180
280
3级
百丛虫量1560-2726头
百丛虫量26000头
全市
六安市
115.4
136.3
3-4
沿淮稻区百丛虫量
已防治100-300头,
未防治6000-10000头
百丛虫量25000头
霍邱、寿县
合肥市
45
75
3-4级
一般百丛虫量910-2200头、高的4100-9050头
百丛虫量15260头
肥东、肥西
巢湖市
88.4
90
4(5)级
百丛虫量1500-6010头,庐江504头。
百丛卵量2050-3064粒
百丛虫量20000头
百丛卵量16600粒
居巢、和县、无为、含山
安庆市
360
342
4-5级
百丛虫量86-208头,
高的1900-3300头
百丛虫量6283头
全市
池州市
41.9
110.6
4级
百丛虫量:1904头
百丛虫量23000头
全市
芜湖市
66
54
4-5级
百丛虫量1030-3850头
百丛虫量12280头
全市
马鞍山
33
65
3-4级
百丛虫量1317.5头
百丛虫量4225头
全市
铜陵市
10.2
12
2-3级
百丛虫量390-2500
百丛虫量4700头
全市稻区
宣城市
180
215
3-4级
百丛虫量760-2590头
百丛虫量4050头
宁国、泾县、旌德
黄山市
31.9
35.4
4(5)级
百丛虫量120-3690头
百丛虫量20800
全市,局部虫量大
合计
1398.4
1703.3
4级
百丛虫量800-2500头
百丛虫量26000头
沿江,皖南、江淮和沿淮部分
附件2:
全省稻纵卷叶螟发生及防治情况统计表
(截止日期:2006年8月11日)
市名
发生
面积
防治
面积
发生
程度
一般发生密度
最高发生密度
主要分布区域
阜阳市
70
80
2级
百丛幼虫27-69头,
百丛卵量22-56粒
蚌埠市
78.6
118
2-3级
百丛幼虫9-17头,
百丛卵36粒
百丛幼虫36,
百丛卵量54粒
全市部分
淮南市
100
90
4级
百丛卵量90-300粒
百丛幼虫20-50头
百丛幼虫150头
全市大部
滁州市
150
260
2-3级
亩蛾量104-1400
亩蛾量6200头
六安市
101.5
113.2
3级
百丛幼虫40-60头,百丛卵量110粒,亩蛾量500-3000头
亩蛾量3200头
合肥市
35
65
1级
百丛卵量60-220粒
百丛卵量300粒
肥东
巢湖市
164
157.9
2级
百丛幼虫16.7-54.6头
含山百丛卵量76.3粒
百丛幼虫109头百丛卵量120粒
安庆市
310
304
4级
亩蛾量870-1600头,
百丛卵量40-225粒,
百丛幼虫37.5-60头
百丛卵量713粒
全市大部
池州市
28
75
3级
百丛幼虫23头
百丛幼虫150头
东至
芜湖市
50.6
50
2级
繁昌百丛幼虫32.3头,芜湖县百丛卵量379粒
百丛卵量1080粒
百丛虫量84头
全市部分
马鞍山
24
26
2-3级
亩蛾量90头
亩蛾量300头
局部
铜陵市
8.1
10
2-3级
百丛幼虫7-120头
百丛幼虫210头
全市部分
宣城市
98
86
3级
百丛幼虫30-50头
百丛幼虫210头
全市部分
黄山市
28.7
31.4
3(4)级
百丛幼虫20-85头
百丛幼虫215头
全市大部
合计
1246.5
1466.5
3级
百丛幼虫23-85头
百丛幼虫215头
沿江,皖南、江淮和沿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