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第六次就全省稻飞虱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通报

浏览次数:10

本周稻飞虱虫情、防治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要求通报如下:

一、当前稻飞虱发生情况

据9月8~10日系统监测会商,沿淮迟熟一季稻田间已见六(4)代稻飞虱初孵若虫,达标面积占50%左右,田间低龄若虫发生数量高,一般为1272~2100头,重发区域为6200~20000头,颍上和凤阳等沿淮部分田块高达5万头以上。沿江单、双季晚稻大部分稻区田间百丛虫量低于防治指标,达标面积不到30%,但田间卵量高,一般百丛卵量为4110~5758粒,高达万粒以上。截止9月10日,全省稻飞虱发生面积下降到670万亩,其中达标面积约400万亩,大发生面积约150万亩。重发区域进一步缩小为:阜南、颍上、霍邱、寿县、凤台、淮南市郊、怀远、凤阳等沿淮稻区的迟熟一季稻,岳西城关、贵池、芜湖、宣州南部、郎溪北部、泾县东南部等部分稻区的迟熟单晚和双晚。

二、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各地正在突击抓好六(4)代稻飞虱的防控工作,特别是沿淮稻区,连续作战,狠抓防治。全省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再部署再动员。针对六(4)代稻飞虱在我省迟熟单季稻和双晚大发生的格局,一周来,各地高度重视,纷纷进行再部署、再发动。铜陵市委、市政府于9月上旬专门召开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唐世定、副市长李兆玉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李兆玉副市长还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虫情,指导农民施药,询问病虫为害损失情况。芜湖市王沧江副市长近日多次到南陵、芜湖县检查指导防治工作。霍邱县常务副县长孙俊、颍上县常务副县长崔黎、凤台县县长姚多咏、宁国市市长牛传勇、阜南县副县长张华久、无为县副县长陈恩鹏等都亲自部署和检查稻飞虱防治工作。定远县政协组织了3个调研组对全县9个稻飞虱重发乡镇的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督促各乡镇抓好迟熟一季稻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淮南市农委组成3个督查队,由委领导带队,分头到全市各县、区督促防治工作。安庆、阜阳、滁州市农委再次下发了明传电报和防治警报,要求各地克服厌战情绪,继续抓好六(4)代稻飞虱防治工作。

二是技术人员驻村下田指导防治。针对目前稻飞虱区域间和田块间发生数量和发生时间差异大的实际情况,稻产区各级农业部门根据省农委要求,选派大批农业技术人员,下乡驻村,帮助农民查虫,分类指导开展防治。颍上县农委派出24名技术干部,会同乡镇210名技术人员;霍邱县派出150多名技术人员驻村下田,指导防治。

三是推荐对路药剂,实行科学防治。今年稻飞虱大发生,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宣传渠道,推荐对路农药,促进防效大幅度提高。凤台县农业部门今年调进38吨毒死蜱、乐斯本,3吨锐劲特,确保对路农药供应,全县50多万亩水稻防效好,长势喜人。桐城市农委和农业执法大队联合行动,加大农药市场督查力度,在用药高峰期,召开会议,要求各农药经营户向农民推销毒死蜱、扑虱灵等对路药剂,不得推荐褐飞虱已产生抗性的吡虫啉类农药,全市稻飞虱防控效果良好。

四是购置喷雾器械,组建或扩建专业化防治队伍。省政府稻飞虱紧急防治专项经费下拨后,各地紧急购置机动喷雾器械,迅速新建或扩建病虫专业化防治队伍,帮助重发区域或无劳力户,带机、带药进行应急防治。黄山市各县(区)、宣州、郎溪、绩溪、泾县、居巢、凤台等县(区)按照要求,采购机动喷雾器械已全部到位,正在组建病虫专业化防治队。其他一些县也正在联系,尽早采购。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农民存在厌战情绪。据了解,少数镇、村干部与农民认为,近期低温不利于稻飞虱发生为害,不必开展防治;还有部分农民认为,水稻即将收割,稻飞虱为害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加上目前稻田郁闭,施药操作困难。因而,即使田间虫量高也不进行防治,从而错过最佳防治适期,增加工作难度。

二是少数农民施药技术不当。目前,沿淮迟熟单季稻田间郁闭程度高,仍有少数农民施药时仅用8~15公斤(1~2桶)水,比推荐要求用水量少4~5倍,从而大大降低了防治效果。

四、下一阶段防治工作要求

针对沿淮稻区田间初孵若虫发生数量高,沿江单、双季晚稻田间卵量大的实际情况,下一阶段稻飞虱防治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突出抓好虫情动态监测。各地农业部门要继续做好稻飞虱虫情动态监测工作,在做好系统调查的同时,要开展大田普查,准确了解当地虫情,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和向农民发布稻飞虱发生及防治信息,科学指导防治工作。

二要突出抓好适期防治。要抓住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稻飞虱。沿淮稻区目前至9月15日对迟熟一季稻达标田块要普防,沿江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卵孵高峰期在9月15~20日,对达标田块要开展防治。全省9月25日前后收割的一季中稻,要挑治百丛虫量超过3000头的田块。

三要突出推荐对路药剂。有水田块,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可选用扑虱灵+毒死蜱喷雾,一季中稻可选用毒死蜱+丝润喷雾。

四要突出把好施药技术关。一是用足药量。亩用药量:25%扑虱灵为80~100克,40%毒死蜱为100毫升(或48%乐斯本为80毫升),丝润为15~20克。二是对足水量。亩对水量籼稻手动喷雾60公斤,机动喷雾30公斤;粳稻手动喷雾45公斤,机动喷雾15公斤。三是对准部位。喷雾时要对准水稻中下部,确保药液能够接触到虫体。四是把握好施药时间。无水田块要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喷雾,以提高防治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