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霉稻草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浏览次数:16

耕牛霉稻草中毒病,有的地区俗称“烂脚病”,系耕牛采食发霉稻草后,由霉稻草中的真菌毒素引起的蹄部肿烂,甚至蹄壳脱落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一、发生特点

近几年来,秋收时期阴雨连绵,稻草不易收藏,普遍霉烂。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10月中旬有个别牛发病,11月至次年的元月达发病最高峰,进入3月份以后,本病自行停止。该病在一些地区多发生于水牛,且病情重,病程长;黄牛也发病,但病情轻微,病程短,发病率很低。

二、症状

突然发病,多在早晨发现,初见步态僵硬,间歇提举患肢,行动困难,特别是在硬地行走时跛行加重,蹄部微肿,发热,系凹部皮肤有横行裂隙,触摸有痛感。数日后,肿胀蔓延至腕关节或跗关节,跛行明显,患部皮肤变凉,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渗出。继而被毛脱落,肿胀,皮肤破烂,出血化脓,坏死,疮面久不愈合,腥臭难闻。病变多发生在蹄冠及系凹部。严重者,蹄匣或指(趾)关节部脱落。大部分病牛常伴发程度不等的耳尖和尾端坏死,甚至脱落。黄牛患病后症状较轻,患部病变不如水牛明显,病程短,约1周左右,治愈率较高。水牛则病情重,病程长达月余,甚至数月,卧地不起,继而褥疮,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或被迫淘汰。

三、诊断

根据发病史,结合以蹄部肿烂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本病。

四、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秋收稻谷时,应收好、晒好和储好稻草,防止稻草发霉,对已发霉的稻草不能作饲草用,即可杜绝本病的发生。

五、治疗

立即停喂发霉稻草,饲喂新鲜青料,加强营养,停止使役,并进行对症治疗。

病初的患畜为促进患肢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进行热敷,同时用白酒200毫升~300毫升加白胡椒20克~30克,一次灌服,一天一次,连治2天~3天即愈。

肿部已破溃的患畜,灌服荆防败毒散,用荆芥50克、防风5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柴胡30克、前胡30克、枳壳30克、桔梗30克、茯苓40克、川芎25克、甘草25克,将药细研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每日一剂,一般连用4剂至7剂(连治4天~7天)即可痊愈。(杨正文杨艳芬)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