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玉米早衰 记住四个要点

浏览次数:39

玉米早衰症状指玉米生长后期玉米穗位下的叶片枯黄、茎秆干枯,过早地丧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的减产现象,根源在于根系活力衰竭。

玉米品种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早衰现象。耕层变浅。多年来的平翻起垄没有与深松相结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层加厚,耕层变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发达,生理活性降低。水肥不足。玉米灌浆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气干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时追施化肥,那么玉米就因栽培条件不良而发生早衰。防治方法如下: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因为每一种玉米病害都是有针对性的危害寄主植物,玉米病菌不浸染大豆,同样大豆的某些病菌也不浸染玉米,这样经过二到三年的轮作,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培肥地力。施底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层养分,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底肥最好是农家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钾肥,可以防早衰,对于不同地块,酌情施攻粒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注意施肥后及时管理防止根系和叶片早衰。

叶面喷施。若出现早衰趋势或叶片枯黄可以进行叶面喷肥,快速补给,在开花初期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加磷酸二氢钾溶液等,能够明显延长叶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尽可能不提前。

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玉米螟是造成玉米早衰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推广的生物防螟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玉米螟的危害。另外,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及时防治。

(资导)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