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选用良种。选用紧凑型、抗倒伏、优质高产适合机械收获的中早熟玉米品种(中科玉505、汉单777、联创839、裕丰303、秋乐368、泛玉298、金秋119、德单5号、隆平206、郑单958等)。
二、推广秸秆还田。在小麦机械收获时,控茬20厘米以下,机械离田或秸秆还田后板茬播种玉米。还田的方式主要有:
1.在小麦收获时,在收割机上安装切抛装置,一次完成收割、粉碎、抛撒等工序,然后进行板茬播种玉米,秸秆粉碎的长度不大于10厘米。
2.不加切抛装置的收割机收小麦后,用灭茬机粉碎秸秆,然后进行机械板茬播种玉米。
三、实行配方施肥。每亩施基肥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4-5公斤一般隔年亩施硫酸锌1公斤,玉米大喇叭口期机械追施尿素15公斤或者选用48%(24-12-12)缓控释配方肥每亩40公斤加尿素5公斤在播种时一次底施。播种时施入的基肥应做到肥、种分离,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大力推广种肥同播及化肥机械深施技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提高播种质量
1、种子处理。选购已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如果种子尚未包衣处理,在播种前要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防控苗期病虫害。种子要质量好、纯度高,发芽率要大于90%,选择大小均匀一致,无病瘪和虫蛀的健壮种子,以保证苗齐苗匀。
2、板茬直播。选用玉米精量或精少量播种机板茬播种玉米;做到种肥同播,基肥深施,深施深度8-10厘米;玉米播种深度3-5厘米,播后覆土镇压严实,播后覆土镇压严实,做到无漏播,不重播。
3、合理密植。根据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原则,大力推广等行距60厘米播种,株距23~25厘米,密度为4200~4500株/亩。
4、适期播种。夏玉米播种要突出抢时早播。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上中旬。在农机具配套好的地区,争取收获小麦当天完成玉米播种,实现“零农耗”。墒情不足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奠定丰收基础。
五、加强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以前,亩用4%烟嘧磺隆100毫升或10%硝磺草酮10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上述两种除草剂任选一种,每亩加入48%莠去津粉剂100克,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玉米拔节后,用烟•莠复配剂进行玉米行间定向喷雾,注意药液不可触及玉米心叶。
2、病虫害防治。及时消灭蚜虫、飞虱、玉米蓟马、地老虎、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粘虫、玉米螟等害虫。可选用50%吡蚜酮、4.5%高效氯氰菊酯、20%氯虫苯甲酰胺、5.7%甲维盐、48%毒死蜱等对路药剂及时进行防治。对于茎腐病、大小斑病、锈病、褐斑病等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50%甲基托布津、20%三唑酮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
3、间苗定苗。一般在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间苗时,去弱苗、病残苗,留壮苗,缺苗断垄处采取双株留苗或左右行多留苗。
4、追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10~12片展开叶)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5、及时排灌。玉米苗期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穗期若干旱缺水,就会造成“卡脖旱”。若土壤水分过多,苗期易形成芽涝、穗期造成空秆或倒伏,因此应及时做好玉米灌溉与排水工作。
六、做到适期晚收。在玉米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乳线基本消失,籽粒基部黑层出现时(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采用复式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到达秸秆还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