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春季提早上市栽培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21

为提高设施大棚使用效率,利用闲置设施大棚在春季种植鲜食玉米,既能实现玉米鲜穗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又能减轻设施栽培土壤盐渍化及连作障碍等。春播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大穗高产、优质、早熟的国审或省审鲜食玉米品种,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

2、育苗及苗床管理

在设施大棚内,采用72孔穴盘育苗,使用育苗基质育苗,或选用冬季冻融的耕作层土壤加少量有机肥拌匀处理,每穴1粒种子。根据移栽时间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2月中旬育苗。

播种后,育苗床上覆盖小弓棚,覆盖1~2层薄膜增温,出苗前不通风。保持苗床温度15~25℃。

3、整地起垄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残茬直接盖膜,并打孔移栽。或旋耕土壤,耙平整细,使土壤均匀一致,松软细碎,耕层上虚下实。为便于覆膜和采收,按120cm垄宽起垄以增温保墒。

4、科学施肥

按照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配施、基肥与追肥配施的原则。整地前,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复合肥料(15-15-15)30kg,农用硫酸锌1kg。在鲜食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每亩分别追施尿素10kg。

5、适时移栽

根据设施大棚茬口,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玉米3叶期)大棚内移栽。为提高成穗率,每亩移栽密度3200~3500株。密度因品种和土壤肥力水平而异,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6、温度管理

棚内温度控制在10~32℃之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前期棚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视棚内温度建小拱棚,覆盖1~2层薄膜增温;后期视棚内温度情况逐渐揭开大棚薄膜,棚内温度控制在32℃以下,直到完全揭开。

7、病虫害绿色防控

病虫害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玉米生育期内采用诱虫灯诱虫。

8、成熟收获

鲜食玉米受粉至成熟历时天数因品种和气温因素差异较大。提早移栽的鲜食玉米一般开花受粉后25~30天可收获;可以把花丝发枯转成深褐色作为适期采收的标志;也可以在指甲掐籽粒时籽粒顶部已变硬但仍能掐出汁液,作为采收标准。

鲜穗应注意保鲜,短期保鲜应注意不要剥去苞叶,运输途中尽可能摊开、晾开,降低温度,延长保鲜时间。

(来源:烟草所作者:张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