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玉米多穗

浏览次数:22

品种选择

玉米的多穗问题,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各地的表现各不相同,中早熟品种偏轻,晚熟品种偏重,晚熟播种早的偏轻;短穗型品种偏轻,长穗型品种偏重。因此,在生产中要选择通过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特别是曾出现过多穗现象的品种应该谨慎选择。另外,要区分春播和夏播玉米品种的界限,不能越界种植。

适时播种

尽量抢早抢墒播种,做到一次全苗。参照当地气候,抽雄散粉期避免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不良天气影响,同时错开灰飞虱等病虫传毒高峰期,避免感染粗缩病等病害;要科学调控水肥。玉米在播种至出苗期,要求田间水量在70%左右,苗期可采取“蹲苗”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拔节到灌浆期需水占总需水量的50%左右,特别是抽雄1个月内,必须保证田间持水量在70%~80%,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根据玉米品种需肥特性、种植方式,科学施肥,采用一次性底肥施用技术,即重施底肥,可显著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轻施穗肥,根据长势适当追施氮肥,达到碳氮代谢及养分运输与积累合理、平衡,防止施肥过量,导致“大水大肥”,使植株发育多穗。再次,要加强田间观察、管理,出现多穗时,及时去除多余幼穗,保留1~2个果穗,避免养分消耗,造成减产。

合理种植

根据品种株型、适宜密度等特性确定播种量。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除弱苗、病苗、特大苗,留壮苗、匀苗,使田间整齐一致,通风透气,促进光能利用,提高授粉效率,降低多穗现象发生率。

病虫害防治

要加强对叶斑病、灰飞虱、玉米螟、蚜虫的重点防治。用药时严格按照时间、浓度配比规范施用,避免造成药害抑制玉米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产生多穗现象。同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传染源,提前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防治农药可选氯氰菊酯、噻虫嗪等。

人工授粉

小块地可采用人工授粉。在进入玉米吐丝期之后,如果发现多穗现象,要及时掰除植株下部的果穗,避免消耗过多的营养。保留植株上部两个果穗即可,将营养集中以培育大穗为目的,提高玉米产量。另外在掰除果穗时,注意不可伤到植株茎秆与叶片。在玉米开花期的时候要适当进行人工授粉,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异常抽穗现象。如果遇到干旱、大风、暴雨等天气时,则要及时进行异地采粉授粉。

(记者张恒整理)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