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防治玉米褐斑病

浏览次数:15

据省农业部门抽样调查,我省玉米主产区6月15日前播种占83.3%,播种期较常年提前,播种质量和出苗情况总体良好。目前玉米已陆续进入拔节期,此时也是玉米褐斑病等病害的易感时期。同时,近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田间病原菌基数大,也加重了病害发生的风险。农户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呢?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世济研究员给出了具体防治措施。

“玉米褐斑病的致病菌为玉蜀黍节壶菌,该菌喜高温和高湿。七八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有利于发病。”王世济介绍,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

王世济建议农户,过去发生褐斑病的田块,在玉米4—5片叶期,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进行喷洒。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他提醒到,在积极防治的同时,农户对发病的田块或长势弱的田块,应该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或喷施黄腐酸类或美洲星等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减轻病害损失。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