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谨防玉米“卡脖子旱”

浏览次数:27

近期我省各地持续高温,田间蒸发量极大。目前,全省玉米生长正处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时期,需水量大,玉米“卡脖子旱”会不同程度发生。针对当前在地玉米生长情况,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王世济研究研究给出了具体技术指导意见。

当在地玉米干旱发生时,农户可采用喷灌和沟灌多种方法。喷灌可以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也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能有效防止“晒花”现象的发生。农户在喷灌时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象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以节约用水,同时在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而且灌水比较均匀。每次喷水量30—40毫米为宜。灌溉次数以保证抽雄和灌浆初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80%的为宜。

同时,农户也可喷施黄腐酸类等抗旱剂,也可缓解干旱的危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农户可采用机械条施尿素10公斤左右,确保亩施纯氮量达到15公斤左右。施肥后结合灌溉,以利肥效的发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