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玉米田会有大小苗?

浏览次数:14

玉米高产栽培的目的就是建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使群体内各个体间协调发展。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小苗现象普遍存在,使各个体间不能协调发展,形成大苗欺小苗,导致小苗发育成弱株,最后形成空秆或小穗而影响产量的提高。

导致玉米田出现大小苗现象的因素包括:

干旱。由于干旱田间墒情不均匀,使得播种后在墒情较好的地方出苗早,在墒情较差的地段出苗晚,早出苗的形成大苗,晚出苗的形成小苗。

播种深浅不一。由于整地质量差,地面高低不平,在机械播种时,高的地方播种深,低的地方播种浅;或由于田间圪垃大且多,机械作业时导致播种深浅不一。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种深的出苗晚,播种浅的出苗早;在较干旱情况下播种深的出苗早,播种浅的等雨出苗,使得出苗晚,出苗早的形成大苗,出苗晚的形成小苗。

种子没有分级。种子质量不高,没有分级,导致大粒出壮苗,小粒出弱苗,结果从苗期开始就出现大小苗。

间苗、定苗推迟。适时间苗、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相互争光、争肥、争水,利于培育壮苗。间苗工作一般在玉米3~4叶期进行,由于玉米在3叶期前后正处于“断奶期”,要求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利于制造较多营养物质,供应幼苗生长需要。如果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现象。而且幼苗叶片相互重叠,不但影响光合作用,而且也易发生“苗荒”。定苗一般在4~6叶时进行。间定苗不能按期进行就会使苗多的地段形成细弱高苗,最后出现大小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