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秆替代地膜新技术研发成功

浏览次数:14

甘肃农业大学运用该校农学院教授柴守玺主持研发的玉米整秆覆盖技术,小麦亩产达到361.3公斤,比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97.5公斤。这项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地膜使用,降低成本,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近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以及甘肃省农技推广部门专家等联合对该校“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专家组表示,该技术通过去年大旱和今年丰雨季节的检验,两年实产验收产量均超过露地栽培30%以上,增产效果稳定。专家组认为,与目前主推的旱地小麦地膜栽培技术产量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的产量两年平均相差仅为4.3%,有望成为能替代地膜覆盖栽培的新技术。据柴守玺介绍,这项技术利用玉米整秆带状覆盖,不仅保墒增产效果显著,而且为消化大量剩余玉米秸秆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覆盖秸秆连续使用两年后风化腐解,可轻易地被旋耕打碎还田,这将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这项技术还可避免地膜对土壤的“白色污染”和秸秆焚烧形成的雾霾污染。(张文静)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