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渍涝应急管理技术

浏览次数:14

我省淮北和江淮玉米产区由于麦收后墒情不足,夏玉米普遍于6月中旬播种,当前正处在出苗至3叶期,是对涝渍反应的敏感时期。据省气象台预报,主雨带于6月下旬推至我省江淮和淮北地区,6月24日左右上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为有效防御玉米苗期渍涝,需采取如下玉米田间管理措施。

一、加强三沟清理切实做到畦沟、围沟、腰沟三沟配套,清除沟中泥土,保证三沟畅通,提高排水效率。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玉米对渍涝的反应以生育前期较敏感,受害后根系和叶片生长变缓。因此,降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同时深挖围沟和腰沟,沥去田间渍水,防止产生“哑巴涝”。

三、适量追肥渍涝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对恢复玉米生长有积极的作用。排除田间明水后,于玉米行间追施尿素,亩用量5公斤左右。

四、加强病害防治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由于田间积水,土壤、空气湿度较高,加之玉米受损后抗性弱,易发生病害。清洗叶片泥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五、中耕培土,破除板结当积水排出,土面泛白可以下田时,应及时对玉米进行中耕培土,破除表土板结,促进深层土壤散湿,改善土壤透气状况,促进玉米根系尽快恢复,扩大生长,增强吸收能力。

六、早间苗,晚定苗为确保涝渍田块有足够的留苗密度,间苗可早,3—4叶间苗;定苗宜晚,6—7叶定苗。间定苗时去掉过大过小苗,留苗均匀一致。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