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浏览次数:18

玉米生长季节发生的叶斑病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褐斑病,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灰斑病、弯孢霉菌引起的叶斑病、锈病和炭疽病。

区分几种病害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病斑的大小和形状。玉米大斑病的病斑最大,长梭形,长5-10厘米。其他几种病害的单个病斑都比较小,如小斑病病斑长度只有1-2厘米,灰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的斑长度0.5-3厘米,呈椭圆形。锈病和炭疽病的病斑更小,只有几毫米。不过,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形状和大小也就很不规则了。

其次从病斑的颜色看,褐斑病最深,为褐色或紫褐色;锈病夏孢子堆黄褐色,灰斑病病斑浅灰色,后期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他几种多为病斑中间枯白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生长后期,病斑都能产生一些传播病害的器官,如炭疽病的病斑上会长出许多小黑点,锈病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粉),褐斑病组织破裂,散出褐色粉末(休眠孢子囊)。

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大体相似,病菌都以病残体越冬,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因此可以统一采用以下措施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除病株残体,包括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季节清除田间秸秆和深耕灭茬;③实行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④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