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酵素菌沤制堆肥防治玉米“秃尖”

浏览次数:9

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称为秃尖或秃顶,这种症状会使玉米穗粒数减少,造成减产。

发生原因

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

秃尖发生原因常见有三种:一是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因干旱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二是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三是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遭受雹灾,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

防治方法

根据种植玉米地块,选用适宜的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而马齿型则较重。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如农乐活性有机粪肥,每亩施250公斤,沟施后盖土。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管理,充足的肥水条件,保证雌花分化时养分的供应。必要时喷洒活性液肥或高效氨基酸液肥等。

对抽丝偏晚的品种或植株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喷洒玉米壮丰灵。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