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二点委夜蛾二代幼虫在淮北北部夏玉米田将中等发生,其中麦秸覆盖物多的田块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该站田间调查发现,由于近期淮北玉米产区降水明显,土壤墒情利于夏玉米集中出苗,湿度偏大的田间小气候也适宜二点委夜蛾卵孵化和幼虫存活,容易造成集中为害夏玉米幼苗。目前,小麦普遍实行机收,麦秸、麦糠还田比例大,田间覆盖物多,也有利于二点委夜蛾产卵和幼虫发生为害。受近期旱情的影响,我省淮北北部部分地区夏玉米播期较往年偏迟,夏玉米苗期与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盛期吻合度高,玉米受为害程度增大。
专家建议农户,玉米出苗后及时清除玉米苗周围的麦秸和麦糠,破坏二点委夜蛾栖息环境,减轻为害,同时有助于化学防治用药到位,做到围棵保苗,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二点委夜蛾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于田间悬挂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压低田间成虫基数,降低落卵量,减轻下一代为害。
化学防治要遵循“治早治小,灭虫保苗”的原则,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我省大部分地区药剂主治时间在7月上旬以前。农户可以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拌成毒饵,也可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克细土,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农户在用药喷灌玉米根部时,可以将喷雾器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有效成分甲维盐0.2克,或氯虫苯甲酰胺1克,兑水喷施玉米基部及其周围土壤。农户需注意,施用过除草剂的玉米田,应注意7天内不能喷施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本报记者喻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