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代玉米螟防治技术明白纸

浏览次数:27

玉米螟是一种杂食性、钻蛀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栗等禾谷类等作物,在我省一般发生3代。三代玉米螟卵多产于玉米雌穗的花丝上和雄穗的花序上,三龄后的幼虫钻入雌穗和茎秆为害,主要为害花粒期夏玉米雌穗,近年来在我省夏玉米产区发生偏重。预计今年我省三代玉米螟在夏玉米田偏重发生。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一、农业防治:在玉米授粉结束后用剪刀剪下花丝,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或集中处理,压低翌年玉米螟越冬基数。

二、性诱防治:二代玉米螟成虫发生盛期,每亩悬挂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1~2个,高度超过玉米顶部20~30厘米。每5天清理一次诱捕器。

三、化学防治:

1.防治时间。大部分玉米产区药剂主治时间在8月下旬。

2.防治指标。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

3.防治对象田。处于开花至吐丝期的夏玉米田。

4.防治药剂。亩用30%乙酰甲胺磷36~72克,或氰戊菊酯有效成分20克,对水30~40千克喷灌玉米穗顶。

5.注意事项。施药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手套和口罩;同时,避免在高温期间作业,防止中毒中暑事故发生。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