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23

一、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苗期受害重,5—6片叶即可现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叶色浓绿,植株矮化。至9一l0叶期,病株矮化愈显著,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重病株雄穗不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减少。病株新长出的叶片颜色浓绿,叶背、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脉突,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病株根系少而短,易从土中拔出。另有一些病株嫩叶卷曲呈弓形或牛尾巴状,心叶有缺刻,喇叭口朝向一侧或叶缘变红到全叶变红。

二、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提介连片种植,尽量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②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区减少麦田套种玉米的面积。③冬春季和玉米播种前后清除田间地间杂草,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的场所,④调整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⑤合理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玉米健状生长,增强抗耐病害的能力。⑥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拌种。⑦玉米苗期喷施菌毒清或病毒A等抗病毒制剂,发现病株拔除深埋,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硕丰481,促进玉米快速生长。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