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9

夏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铁苋菜、打碗花、香附子、反枝苋、马齿苋、刺儿菜、藜、狗尾草以及自生麦苗等,因杂草危害造成玉米的平均损失在10—30%,严重的达50%以上。近年来,随着玉米田化除技术的不断推广,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面积逐年加大,但随之出现药害、防效不佳等问题。因此,夏玉米田杂草防除应根据耕作方式、土壤条件以及所选除草剂来确定防治时间和用药量,其技术要点如下:

1.白地播种或毁茬播种的玉米田,在播后苗前(播后约1-3天)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选用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等)或其复配制剂,如未及时进行土壤封闭或除草剂封杀效果不好,可在玉米3-5叶期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药剂可选用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等)或三氮苯类除草剂(莠去津等)。每亩需兑水30-45公斤,硬茬播种或土壤干旱时玉米田需使用最大剂量,并加大用水量,以保证防除效果。

2、目前市售的玉米田除草剂种类较多,质量良莠不齐,应选择三证齐全、生产厂家信誉好的除草剂。

3、选用性能好的喷雾器,如“卫士”牌喷雾器,避免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要尽量做到专用。

4、喷药时应采取倒行或侧向直线行走方式,均匀喷雾,防止漏喷、重喷及破坏药层。

5、阴雨天、大风天、中午高温时段,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或雾滴飘移产生药害。喷药后8小时内遇中到大雨,应补喷、补喷量减半。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