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玉米病毒病发生趋势预报

浏览次数:20

一、发生趋势

水稻条纹叶枯病:预计水稻条纹叶枯病江淮、沿淮部分稻区的单季粳稻、糯稻将偏重发生;江淮、沿江部分稻区、皖东南局部稻区的早稻将中等发生;全省单季中籼稻大部分稻区将偏轻发生。

玉米粗缩病:预计玉米粗缩病在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偏重发生,其它播期玉米偏轻发生。

二、主要依据

近期我省各地调查,传毒介体灰飞虱虫口基数麦田发生数量部分地区每亩达数十万头,数量高,但与大发生的2008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减少27.7-91.6%。玉米主产区如蒙城县等地麦田灰飞虱虫口基数总体偏低,一般为600-23500头。5月中旬采样测定灰飞虱带毒率,有58.3%抽检县、区灰飞虱带毒率高于或接近12%的大流行指标。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易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吻合程度高。

三、防治技术意见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

1、防治策略及重点:秧田期防治为关键,狠治灰飞虱,阻断毒源传播,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虫控病,治前控后”的技术策略。

2、栽培避病。重病区一季稻适当推迟播期,提倡直播,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

3、狠抓秧田防治。小麦成熟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药剂选用吡蚜酮或毒死蜱、仲丁威等,并视虫情及时补治。

4、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分别于灰飞虱第二、三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药剂选用吡蚜酮或毒死蜱、仲丁威等。

5、药剂防治指标:秧田每平方米有带毒虫10-20头,大田每百丛有带毒虫15-30头。品种感病,指标取下限;品种较耐病,指标取上限。大田成、若虫并存,且成虫比例高,指标从严掌握。

(二)玉米粗缩病

1、防治策略: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

2、农业防治:(1)调整玉米播期:油菜、豌豆、大蒜、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其夏玉米播种期都要推迟至6月10日后,以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传毒期。同时尽量避免“麦套玉米”栽培方式,推广翻耕种植。(2)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强玉米自身抵抗能力;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玉米1~3叶期,选用吡蚜酮、毒死蜱、仲丁威等药剂及时防治灰飞虱,同时做好田间、地头及沟边杂草灰飞虱防治,虫量大的要连续防治2~3次。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