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良种---郑035

浏览次数:22

郑035,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4。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H05×五黄桂,于2002年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稀植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02.8公斤和446.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分别增产6.46%和10.08%;两年区试14点次,13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474.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8.14%;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08.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78%。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夏播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农大108晚熟2天;幼苗叶尖椭圆型,苗期长势旺盛,牙鞘紫红色;株型较松散,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雄穗分枝15个左右,花药红色,花丝红色;全株约20片叶,叶片宽大下披,活棵成熟,抗倒伏能力较强。果穗筒形,穗长18.0厘米,粗5.0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约32粒,出籽率86%,千粒重340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纯黄色。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弯苞菌叶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瘤黑粉病。

夏播种植应尽量提早播种,每亩留苗3000~3500株,可采用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提高播种质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高产田增施锌肥;加强田间管理,水肥管理上注意前控后促。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