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雪后严寒天气小麦田管对策

浏览次数:12

为有效应对雪后严寒天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安徽省小麦体系在认真分析暴雪严寒天气对小麦成长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田间管理对策,请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此次雨雪过程对我省小麦安全越冬和早春生长十分有利。一是补充了土壤墒情。去年十一月以来我省大多数麦区无有效降水,土壤表墒不足,旱象抬头。此次雨雪解除了旱情,接上了底墒,为下一阶段小麦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早春分蘖和苗情的转化。二是降低了冻害风险。目前,我省小麦进入越冬期,已经过抗寒锻炼,抗寒能力较强,此次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先降雪后降温,积雪覆盖麦田,慢慢融化,沉实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热容量,可有效降低强寒流造成的冻害风验。三是减轻了虫害。雨雪对小麦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生长繁殖不利,可以降低害虫基数和危害风险。四是提高了田管效率。解除了旱情,减少了冬季灌溉用工用水。同时,为部分弱苗田块追肥创造了条件。

此次雨雪降温天气过程给小麦生产带来少量不利影响。一是此次雨雪量较大,可能会造成沿淮、淮河以南部分稻茬麦及排水不畅的低洼旱茬麦田田间积水,若不及时清理有可能会产生渍害。二是我省今年晚播麦比例较大,苗情较弱,此次雨雪降温过程可能造成部分抗寒能力差的品种或晚播弱苗受冻。

针对此次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影响,各地要强化技术指导,加强田间管理。一是清沟沥水。稻茬麦区清沟理墒,做到“三沟”配套;旱茬低洼麦田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排涝降湿,防止渍害。二是看苗追肥。小麦苗情转化是今年我省小麦早春田管的重点。对二、三类弱苗田块可趁雨雪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以便2月份小麦返青时及早发挥作用,促进早春小麦分蘖和成穗。沿淮、淮北亩茎蘖数超过80万、淮河以南超过60万的田块,不宜追肥,可待小麦拔节后普施拔节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