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预计3月份全省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中等发生(4月份偏重发生),蚜虫中等发生,麦蜘蛛偏轻发生、沿淮淮北部分田块中等发生。预计3月份纹枯病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发生总面积约2300万亩),蚜虫发生面积约400万亩,麦蜘蛛发生面积约600万亩。二、预报依据1.当前小麦病虫发生基数偏高。受去冬今春温度偏高、降水偏多的气候条件影响,纹枯病发生普遍,蚜虫、麦蜘蛛发生数量高于上年同期。据全省小麦病虫监测点近日调查,纹枯病在沿淮淮北旱茬麦区病株率一般为0.5%-5.1%,在淮河及其以南稻茬麦区病株率多在3%以下,全省病株率加权平均为2.3%,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凤台县、萧县、无为市、肥东县等地偏高,病株率一般为7.0%-8.3%。蚜虫百株蚜量一般为1.1头-25.5头,全省加权平均为16.9头,较上年同期增加4倍,其中沿淮淮北的濉溪县、固镇县、怀远县、蒙城县和沿江的繁昌县、望江县等地偏高,一般为31头-153头。麦蜘蛛每市尺行长(或百株)螨量一般为5.5头-49.6头,全省加权平均为25.3头,较上年同期增加46.7%,其中沿淮淮北的霍邱县、凤台县、固镇县、利辛县、谯城区、萧县、临泉县等地偏高,一般为65.0头-131.5头,最高田块达225头-520头。2.苗情和田管措施有利病虫发生。据全省苗情监测调查,沿淮淮北主产区部分麦田呈旺长势头,群体较大,田间郁闭,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侵染蔓延和蚜虫、麦蜘蛛的滋生。稻茬麦区冬前受干旱影响,播期普遍推迟,为使苗情转化升级普施返青拔节肥,若偏施重施氮肥,植株长势嫩绿,将有利于病害侵染和害虫取食。3.田间环境和未来气候对病虫发生有利。近期我省多阴雨天气,当前麦田湿度普遍偏大,有利于纹枯病、白粉病等多种病菌侵染。据省气象部门预报,3月上中旬江北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沿江江南偏多,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偏湿的麦田环境和未来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三、防治技术意见1.农业防治: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注重平衡施肥,避免重施、偏施氮肥。2.化学防治(1)防治适期:大部分地区药剂主治时间在3月上中旬。(2)防治指标:纹枯病病株率10%,麦蜘蛛200头/市尺行长,蚜虫300头/百株。(3)防治技术要点纹枯病可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井冈霉素A、丙环唑等药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蚜虫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00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300头/百株)且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鉴于防治小麦红蜘蛛登记药剂品种少,生产上也可适当选用其它作物登记的杀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