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秋种小麦施肥技术意见

浏览次数:20

为切实做好今年秋种小麦、油菜科学施肥,制定小麦施肥指导意见,各地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抓好落实。

(一)施肥量。

在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沿淮淮北半冬性小麦目标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以上地区,亩施氮肥(N)15—18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钾肥(K2O)8—10公斤,淮河以南地区春性小麦目标产量400-500公斤/亩以上地区,亩施氮肥(N)13—15公斤,磷肥(p2O5)4—6公斤,钾肥(K2O)6—8公斤。缺锌地块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

(二)肥料运筹。沿淮淮北中强筋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以6:4或5:5为宜,淮河以南弱筋小麦以7:3为宜;钾肥基追肥比例以6:4为宜。

(三)施肥方法

1.深施基肥。基肥的肥料品种以小麦配方肥为主,或分别折合相应的单质肥料、复混肥施用。有机肥、磷肥、微肥全部基施。大力推广小麦机械种肥同播技术,采取机械耕地、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撒播小麦采取先撒肥后耕翻深施,再播种。

2.施好追肥。一是看苗施好返青肥。对于基肥施用量较少,苗情相对较差的三类苗,于2月上中旬施返青肥,施肥量每亩3-5公斤尿素,以促进苗情转化。

二是因地制宜施好拔节肥。A.把握好施肥时期。小麦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拔节期,春性品种较半冬性品种略早,拔节肥施用时间通常在小麦第一节间停止伸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叶色转淡,无效分蘖开始死亡时施用。但在拔节时如果叶色过早转淡,转淡时间在一周以上,植株瘦弱,分蘖稀少的麦田则应提前5-7天追施;如果叶色浓绿、叶片披垂、植株群体庞大、分蘖仍在继续增生的麦田,则宜推迟7-10天追施。对于群体小,拔节前每亩茎蘖数在50万(半冬性品种60万)以下,叶色淡黄、冻害较重、长势较差、底肥不足、脱肥较早、播种过晚未施返青肥的弱苗田,拔节肥应早施重施。对于已经追过返青肥的三类苗和部分一、二类苗,追施拔节肥的时期可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初。B.控制好施肥量。未施返青肥的一、二类苗,沿淮淮北麦区每亩施尿素10-13公斤,淮河以南地区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氯化钾各4-6公斤。施过返青肥的三类苗及部分二类苗,应视苗情酌情施用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4-6公斤。前期磷肥施用较少的田块可改为追施高浓度三元素复合肥。C.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法。趁雨撒施;条播麦田趁墒用独腿耧耩条施;在无雨无墒的情况下,有灌溉条件的稻茬麦和有畦灌条件的旱茬麦,可结合沟灌畦灌施肥,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先撒肥,后用微喷灌水。

三是看苗施好穗粒肥。穗粒肥施氮量控制在小麦一生总施氮量的5-10%.对于抽穗后群体叶片落黄、叶尖发干的脱肥、早衰麦田,要及时施用穗粒肥,可以利用阴雨的天气进行撒施,每亩撒施尿素2-3公斤或高浓度复合肥(45%含量)5-6公斤。

四是结合“一喷三防”(即控制小麦病虫害和干热风)叶面喷肥。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喷1%-2%的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水溶性肥料,每亩喷40-50公斤水溶液。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

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