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技术

浏览次数:9

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高产麦田,尤其是强筋小麦栽培。传统小麦栽培中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这在高产田中,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郁闭,后期易早衰、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且氮肥利用效率低。

氮肥后移技术将一次性底施氮素化肥改为底施与追施相结合,底肥、追肥比例各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70%-5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的地片可移至拔节中期至旗叶露尖时。

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单位土地面积容纳较多穗数,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和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品质;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淋溶。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